Xuzhou union office equipment co., LTD
來源:徐州邁科思智能系統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0-20 瀏覽:
什么是AV功放?
咳咳,此AV非彼AV,這里的AV是指的Audio-Video,音視頻,在家庭影院里面扮演的都是樞紐中心的作用。作為家庭影院的核心,所有的設備都是依附于它,所有播放設備輸出給它,由它進行處理,視頻部分接著輸出給顯示設備,音頻部分由它解碼之后放大輸出給音箱發聲,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Dolby、DTS、次世代和全景聲
在VCD時代,我們可以切換左聲道或者是右聲道,那時候的音軌是2.0的。到了DVD時代,大家肯定聽過詞,那就是杜比(Dolby),這時候也第一次有了環繞聲的概念,聲道也變成了杜比DD 5.1,看電影的時候我們不單單有能區分左右的聲音,還有來自于側后方的聲音,到DVD 9后期,我們還能接觸一個詞叫DTS,相比于杜比DD5.1最大只能達到640Kbps的數碼率,DTS能達到1536Kbps的數據流量,一般來說會擁有更好的音質表現。
來到了Blu-ray Disc的時代,上述兩者進化為Dolby TrueHD和DTS HD,也就是所謂的次世代音頻,在之前5.1的基礎上升級為7.1,有了后方聲道,數碼率也提升為18 Mbps和24.5 Mbps以上,這個提升還是非常大的。而到了Blu-ray Disc的后期,兩者進一步進化成了Dolby Atmos和DTS-X,也就是我們說說的全景聲,這一次的進化是非常徹底的,它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5.1、7.1聲道概念,可以算得上是一次音頻的革命,它使用的是基于對象和播放聲道的混音和聲音定向方式,你功放和箱子夠強,甚至可以解碼之后做到32個聲道,不單單是前后左右,第一次有了來自于頭頂上的聲音,全景聲音軌帶來的音效提升可以用飛躍來形容,無論是聲音的定位準確度還是氛圍感的營造上,進化都是巨大的
高階的音軌,對低一級標準的包容性都是非常強的,即——向下兼容。如果你功放不支持Dolby Atmos和DTS-X,它還可以輸出其內核的Dolby TrueHD和DTS HD,如果連次時代音軌都不支持,甚至能夠輸出DD5.1或者是DTS音軌給功放。
聲道數
聲道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5.2或者是7.2等等參數,前面的數字指的是能輸出幾個聲道的聲音,后面的這個數字指的是能輸出幾個低音炮信號,目前市面上的入門級功放基本都是5.2聲道,都支持次世代音軌Dolby TrueHD和DTS HD源碼解碼,一般情況來說,因為只有5聲道,自然也就欠缺了全景聲Dolby Atmos和DTS-X的支持,當然也有特例,等下會說,只有7.2及其以上聲道輸出的功放才能實現完整全景聲的支持,7.2的可以做到5.2.2,也就是前左中右、側左右、2炮、頂左右。9.2的功放能做到5.2.4或者是7.2.2,11.2的功放能做到7.2.4,高端的13.2的功放能做到最高7.2.6或者是9.2.4。聲道數基本就和功放的檔次劃等號,聲道數越多的功放,定位也越高,價格當然也越貴。
HDMI輸入輸出
HDMI的輸入和輸出也是AV功放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參數,入門級AV功放一般只有4-5個DHMI輸入,甚至部分HDMI輸入口只支持1080P輸入,同時大多只具備1個HDMI輸出。而高端AV功放的HDMI輸入能做到8個甚至更多,HDMI輸出能做到2-3個,可以方便的同時接電視+投影,甚至還能實現分區的功能。這里有個小tips,各個品牌從低到高排列第一臺具備雙HDMI輸出的功放一般就是中端功放以上的分水嶺,這臺機器性價比一般來說都還不錯。
HDMI待機直通和HDMI ARC
HDMI 待機直通這里拿出來單獨說一下,因為很多人功放買回去多年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個功能,這個功能簡單理解就是讓功放處于待機狀態(一般功耗在2-5W)的時候,HDMI信號可以直接通過功放,然后完整傳輸給顯示設備,例如電視和投影機,實現功放在待機不使用音箱的狀態下,實現播放器直接接到電視機或者是投影機,讓電視內置喇叭直接發聲,例如深夜一個人看球賽的時候,如果開功放可能會打擾到家人,用投影內置的小喇叭聽個響也就可以了。
HDMI ARC,也就是音頻回傳通道,功放的HDMI輸出口接到電視,如果兩者都支持HDMI ARC,那么電視機內置系統播放的音頻信號也可以通過音頻回傳通道傳回給功放,由功放驅動音箱發聲的,實現更好的音質,例如智能電視直接插移動硬盤播放高清電影,也可以利用ARC音頻回傳通道實現功放音頻的重現,而傳統的方法我們需要用播放器通過HDMI輸出給功放,功放解碼發聲,功放再通過HDMI輸出給電視進行顯示,ARC可以更簡便,只是目前能支持的回傳音頻數碼率很低,但是聽個響還是足夠的。
前級和后級
這里簡單了解一下前級和后級的概念,前級可以簡單理解為解碼部分,功放收到的音頻信號,無論是DD5.1還是Atmos,一般都是源碼信號,前級的作用就是解開這個信號,得到每一個具體的音箱應該發出的是什么信號,這個信號是低電平的信號。而后級部分簡單理解,就是真正的功率放大部分,把前級解碼得到的信號,經過放大之后,變成真正推動音箱發出聲音,這也就是功率放大器這個名稱的由來,簡稱功放。
我們一般接觸到的AV功放99%以上都是集合了前級和后級部分的一個完整體,也是就我們所說的合并機,省去了還需要單獨搭配后級功放的煩惱,但是,一般合并機的后級部分推力都比較一般,也少了一份可擴展性。為此,一般中端以上功放都會給到單獨的前級輸出端口,直接輸出前級信號,給用家搭配單獨的后級功放提供了可能的各種擴展性,或者是把難推的主箱交給單獨的后級去推,自己只推相對容易的環繞、頂置等喇叭。純前級就是只有前面的解碼部分,得益于沒有后級部分的各種干擾,它能夠得到更好的信號質量,做到極致,只為了更好的音質,當然價格也是極致的,純前級一般都是各個品牌旗艦中的旗艦。
輸出功率
輸出功率作為功放的重要參數,我還是舉個栗子來說明一下吧,先看一下一臺高端功放的輸出參數。
這個功率參數其實就像是工信部公布的新車油耗,理想狀態下實驗室測量出來的參數。額定150W這個參數,它表示的是在只接入2聲道驅動的時候,輸入20-20KHz音頻信號,音箱負載阻抗8歐的情況下,最大失真0.05%,所能達到的最大功率就是150W。最大輸出260W這個參數,表示的是,只接入一個聲道,同時輸入1kHz音頻信號,阻抗6歐,最大失真10%,所能達到260W的功率,這個失真下的功率已經沒有多少實質意義了,我們看看就好。
再來看看一臺低端入門級功放的輸出參數。只接入2聲道驅動,負載阻抗8歐,輸入信號20KHz,最大失真0.08%,只能達到70W;只接入一個聲道,同時輸入1kHz音頻信號,阻抗6歐,最大失真10%,所能達到130W的功率,這臺機器的真實推力水平還要在這個70W的基礎上打個折扣,這個折扣可能是打骨折。
建議,入門級5.2功放的推力,搭配衛星箱就好了;入門級7.2功放的推力,可以嘗試推動書架箱;中端7.2功放的推力,可以推動相對難度不高的一些落地箱子;旗艦級的9.2甚至更高的功放,推力夠一些較為常見的主流落地箱。對于一些大口徑的落地箱或者大書架,建議搭配使用單獨的后級功放。
功放重量
AV功放的重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功放的用料水平和檔次,聲道數越多的功放,功率越大的功放,功放的體積和重量也就越大。入門級功放重量一般在7KG左右,各個品牌的旗艦功放的重量一般都在20KG以上,如果按斤來稱,越是高端的功放,單價越貴,總價更高。影音設備是一分錢一分貨,一毛錢可能只能買到兩分貨,隨著檔次的提高,價格是呈指數級提高的??粗亓窟x功放,一般來說錯不了,而同檔次的功放,一般來說都差不多重。
功放的品牌
市場上主流的AV功放主要以日系為主:天龍(DENON)、馬蘭士(MARANTZ)、安橋(ONKYO)、先鋒(PIONEER)和雅馬哈(YAMAHA),幾家的AV功放基本都保持1-2年更新一代的節奏擠著牙膏,少數旗下的高端功放更新周期會較長一些。功放算是電子產品,要堅持的一點就是,買新不買舊,雖然說每年都擠牙膏,但是每年的新產品價格和上年其實都差不多,肯定是買新的更好。
天龍算得上是日系功放里面市場和產品線做得最好的一家,從低端到高端布局了十多臺功放給你選擇,天龍的聲音風格是偏向凌厲,適合大場面表現。馬蘭士現在已經被天龍收購,產品線保留得較少,基本屬于和天龍搭配進行市場定位的關系,但是馬蘭士有臺超高端的純前級8805,作為天龍/馬蘭士的旗艦機型,馬蘭士的聲音風格比較偏向音樂性,適合看看演唱會之類的片子。
安橋和先鋒現在也已經是一家了,產品線也基本完成整合,聲音風格偏HiFi,音樂表現相對較好。
最后就剩下獨門奮斗的雅馬哈了,雅馬哈聲音的特色就是獨特的DSP聲場,可以帶來更好的聲音氛圍感和密度,同時近年來它家的中高端型號首家引入了人工智能Ai,實測效果好評也很多。
雖說各家的AV功放聲音風格有所差異,但是這個差異隨著這些年產品的發展,已經非常輕微了,屬于有所差異而達不到差別的程度,選哪個牌子差別都不是很大,找準預算定位去選就OK拉。
最后,AV功放怎么選,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就一句話“買自己買得起的最貴的”,絕對錯不了!